■本報記者 彭德倩
  “你為何而來?”昨天18時,上海大學J教學樓102教室,通識課第一課,老師第一句話是發問。
  “因為課程名很霸氣”、“想從不同的人口中瞭解我的祖國”……學生回答各異。
  究竟是門什麼課?上大新開的“大國方略”,學生們更願意稱它為“中國課”。這一課程探索在本市高校尚屬首次。
  中國是一個大國嗎?中國夢,誰的夢?龍是dragon嗎?中國道路能引領世界嗎?中美真的能坐在一張椅子上嗎?“一帶一路”帶來什麼?中國高鐵駛向何方?中國能第一口咬到“蘋果”嗎?我們會被全球化淹沒嗎……這一課程的9大專題,主語都是“中國”。
  “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思政課”,上大黨委副書記忻平說,“我們希望聚合政治、歷史、經濟、法學等領域的專家,結合青年關註度高的熱點問題,深入解讀分析,解疑釋惑,幫助大學生更深入瞭解當下中國,瞭解中國夢、中國道路。”
  據悉,新課面向全校開放申請,選課學生135人,最終教室里滿滿坐了170多人。課程授課組老師超過10人。第一講由社會科學學院顧駿教授、顧曉英副教授聯袂主講。
  “中國是一個大國嗎?”顧曉英老師以此為題發問。
  經濟學院學生付夢玲立刻回答,“我覺得是。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,疆域大,國民生產總值大,歷史宏大,我想瞭解這個大國,怎麼走好這條路。”
  “從經濟等領域的綜合實力,中國是目前最有可能趕上美國的國家,”機自學院大二學生張坤明顯是做了功課來,張口就是各方面的數據。“你願意把這個看法傳達給奧巴馬嗎?”顧駿老師接道,引來滿堂笑聲。
  兩位老師從大國標準、大國責任說到大國風險,逐步分析中國當前在全球維度中的坐標。鄧小平對中國位置的判斷,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近期出訪情況,中韓蜜月期,各國元首抱考拉都成了信手拈來的教學內容。兩個半小時課結束,土木工程系大三學生王國豪說,自己平時就很關心時事新聞,在老師的講解與互動中,覺得中國目前的內政、外交脈絡好像能看得更加清晰了。
  據悉,首堂課後,教師將收集學生的反饋和相關問題,在此後的課程中加以回答,不斷改進完善。  (原標題:這門課,主語都是“中國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bbu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